在2023年寶馬集團財報年會上,集團管理層向外界披露了過去一年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新進展,重申對“ 1.5度控溫目標“的承諾, 在2050年前實現氣候中和,尤其是實現 溫室氣體凈排放為零[1],為減緩氣候變暖、共建地球美麗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實現“氣候中和”將比“碳中和”更進一步,不僅包含二氧化碳,還包括其他溫室氣體,而企業需要考慮更多種溫室氣體和其他效應并采取行動。對于寶馬而言,可持續發展是寶馬的傳統。自1973年首次設立首席環境官以來,今年已是寶馬集團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第50年。作為德國首個加入“1.5度控溫目標”的汽車制造商,寶馬集團科學設定減碳目標,鎖定“碳排放大戶”,有戰略、有戰術地采取行動,落實可持續戰略。 科學減碳有目標,鎖定“碳減排大戶“ 如何走可持續之路,寶馬集團有一套科學、清晰的全價值鏈可持續方法論。汽車行業的減碳不僅意味著電動化轉型,而要著眼于車輛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為此,寶馬計劃到2030年平均單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40%(較2019年),這其中包括供應鏈端、生產層面和使用階段。 電動化轉型將大幅降低使用階段的排放。如今寶馬集團已全速進入電動化階段,從2025年下半年開始投產新世代車型——全新開發的電子電氣架構、全新的高效電驅和電池系統、全新的循環永續標準。公司預計三年內純電動車型銷量將攀升至全球年銷量的三分之一。 綠色生產是寶馬全價值鏈綠色轉型中的重要一環。2022年,寶馬集團提出BMW iFACTORY生產戰略,力求以“精益、綠色、數字化”重新定義汽車制造,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作為核心目標之一,旨在用綠色的生產方式制造綠色的汽車。 在供應鏈端,據估算,生產一輛中型純電動汽車過程中,高壓電池、輕金屬材料和鋼材等關鍵原材料的生產碳排放約占該車供應鏈端碳排放近70%。對于這些碳排放“大戶”,寶馬已協同全球及中國供應商伙伴率先出手,例如: · 協同一級動力電池供應商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進行生產; · 在輕金屬尤其是鋁材,2024年起BMW和MINI品牌將陸續采用由100%綠色能源生產的鑄鋁輪轂,每年可減少高達50萬噸碳排放; · 在歐洲、美國以及中國三大主要市場與鋼鐵供應商簽訂協議,到2026年全球三分之一的工廠將使用低碳和綠色汽車用鋼,實現減碳約90萬噸;其中在中國,寶馬集團與河鋼集團達成協議,共同打造綠色低碳鋼鐵供應鏈,從2023年年中起,在沈陽生產的量產車型中將逐步使用低碳和綠色汽車用鋼。 擁抱循環永續,共建美麗家園 2017年,人類首次在一年內開采了超過1000億噸的原材料,汽車公司如何對這樣的趨勢有所作為?為此,寶馬已加速向循環經濟轉型,通過循環設計理念、創新材料及技術賦能,大幅提升新產品對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的使用比例,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攫取。 例如,在設計階段就考慮材料回收,確保車輛“生來可持續”,涉及車內飾件盡可能采用單一材料,以便在回收時實現更高回收率。此外,通過創新技術和科技進步減少稀有原材料的使用,如第五代eDrive電力驅動系統將不再使用稀土。同時,公司正提高使用再利用材料比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如相較于原材料鋁,使用再生鋁可減少4-6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寶馬車輛在制造過程中平均使用了近30%的可回收和可再利用材料,未來這一比例將逐步提高至50%。而BMW i循環概念車則是寶馬對于未來汽車如何實現循環永續的暢想和思考,它遵循了循環的設計理念,實現100%使用再利用材料,并且整車所有材料100%可被回收。
[1] 凈零意味著將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盡可能減少到接近零,任何剩余的排放量都能從大氣中被重新吸收,例如被海洋和森林重新吸收。援引自聯合國氣候行動https://www.un.org/zh/climatechange/net-zero-coalition
|